觀音菩薩

鹿港龍山寺正殿主祀佛教觀音菩薩,配祀韋馱、伽藍尊者為二大護法。佛教漢化後,尊四大菩薩分別為觀音菩薩表「大悲」,文殊菩薩表「大智」,普賢菩薩表「大行」,地藏菩薩表「大願」。其中觀音菩薩的信仰普及於世俗,觀音又譯做「觀自在」、「觀世音自在」,唐代因避太宗李世民之諱,省去「世」字,簡稱「觀音」,延用至今。觀音即「觀自在」,一是表示大智慧,能自在的觀察事理,二是表示大慈悲,尋聲救苦,從心所欲,了無障礙。

菩薩是佛教的高級職稱,地位僅次於佛。菩薩是菩提薩埵(梵文Bodhisattva)的音譯之略,意譯「覺有情」、「道眾生」之意。唐僧法藏解釋:「菩提,此謂之『覺』,薩埵,此曰『眾生』。以智上求菩提,用悲下救眾生」。菩薩的職責就是用佛教的宗旨和教義,解救芸芸眾生,度化到極樂世界,了卻一切煩惱。

七寶銅觀音

正殿中供奉銅鑄觀音佛像一尊,稱為「七寶銅觀音」。此尊銅觀音像高約四十二公分,寬二十三公分,銅觀音頂戴七寶五佛冠,雙眼微閤,雙手置於前作禪定印,隻足結跏趺坐,為唐式造型,是典型明末時期的觀音像,此尊銅觀音像亦是鹿港龍山寺的鎮寺之寶。

昔日,信士可至龍山寺迎請此尊銅觀音佛像至家中供奉,祈求家中平安順利。民國七十年,銅觀音佛像遭竊,幸由信士到香港旅遊時發現,報請警方追回。龍山寺特別在民國七十一年五月舉行平安遶境,迎回銅觀音像。此尊七寶銅觀音原由管理委員會收藏保管,民國九十七年九月十三日由主任委員施輝雄恭迎至正殿神房內供奉。

觀音木雕像

正殿神龕內有一尊約三尺高的觀音佛像,為昭和二年(一九二七)三月二十日由鹿港街長陳懷澄、信徒總代辜顯榮等人捐資雕刻,安置於右廂廊,供民眾祭祀,昭和三年(一九二八)龍山寺隆重舉行遶境安座儀式。此時由於後殿尚未重建,所以先將佛像安座在護龍,時適鹿港天后宮重修,媽祖神像暫置三川殿,故鹿港有一句台語俚諺:「龍山寺觀音媽站護龍,媽祖站拜亭,田仔伯戲扮不停」。

觀音塑像

正殿內最大尊的觀音佛像,及左右護法韋馱、伽藍尊者之像,為民國五十年由齋姑王金珠至台北迪化街「盧山軒」佛像店訂塑,佛像係採用「脫胎法」塑造,其工序為工匠先做一模具,外層再重覆披布上漆,塑成佛像後再取出模具。

民國五十一年九月二十二日佛像完成後,舉行遶境祈福及安座儀式,觀音菩薩復祀龍山寺正殿。 民國九十六年,由捐獻九二一震災鹿港龍山寺重建工程的寶成國際集團蔡其瑞、蔡其建昆仲捐贈白玉雕觀音菩薩一尊,現供奉在正殿。

鹿港龍山寺網站由鹿港龍山寺管理委員會所有,非經許可,禁止改作、抄襲,並用於商業用途。
Copyright © 2011 Lukang Lung-shan Temple All rights reserved.  │ 網站政策  │ 交通指南 │ 
龍山寺服務電話: (04)777-2472  維護單位: 維克創意設計有限公司 電話: (02)2321-2277